Tuesday, September 9, 2014

美丽神奇的阿拉斯加 《之九》


9/9 晴。今天一大早轮船就靠岸 Skagway.我吃早餐时晚了一点,于是就找一个临窗座位一边进餐一边欣赏对面岸上的风光。匆忙吃完早餐,和其他人一起背上背包下船。码头船上下来的游客很多,有点乱哄哄的。李文和晓明给大家联系旅游大巴。经过一番询问选购,我们定下乘坐13号承包服务项目,即大巴一日游,有导游解说,包括午餐。


稍许,巴士到。跳下一位金发女司机,名叫 Jennifer,招呼大家上车。Jennifer 边开车边开始讲解当地的历史和风土人情。车子经过小镇,我们看到这个袖珍小镇的居民房子。她说这里常年住户不到800人,旅游旺季也就一千多人。她自己就是来自德克萨斯,候鸟一般地飞来飞去,4月来这里打工,9月再飞回德州。Jennifer爱好自然,喜欢摄影,她把自己的影集作品给大家传看。她一路不停地给我们介绍当地的山水名胜。顺着她的指点,我们看到前面一座卧佛山,山的轮廓真像一个横躺着仰面朝天的巨人,挺着个大肚皮,有鼻子有眼,越看越像个大肚卧佛。


巴士沿着98号公路Klondike Highway 往北,朝加拿大方向开去。沿途可以看见铁路和小火车。小火车也是专供旅游的。听说阿拉斯加乘小火车观光也很有意思。98号公路与铁路基本平行,这条山间通道过去叫作淘金小道(Gold Rush Trail)。淘金热时代这里应该是条要道。当年这里一定也很繁荣、。听Jennifer讲,美国大作家杰克·伦敦年青的时候住过这里。他的“野山的召唤”一书就是在此地获得了灵感。我读过伦敦写的“海狼”。故事里有位肌肉发达,性格粗暴残忍,却读过不少书满咀歪理的船长,给人印象很深。伦敦的书过去在中国不遭禁。因而是那时候仅能看到的几本美国小说之一。

车子经过一个斜拉桥。这座桥不大,但很独特,因为承力柱只在一边岸上成非对称状。Jennifer解释说是因为这里有三条北美地质大断层在这里交汇,时常有地震发生。这座斜拉桥这样设计是为了抗震。顺着她的指点,的确可以看见旁边的大山三条碎石断裂带依稀可见,像巨大的伤口疤痕,从山顶延伸到山脚。
这辆巴士让我们8家人全包下来了,所以沿程景色我们想停哪就可以停哪。车子经过一个叫“草叉”的瀑布,一个当地印第安人用石头摞起来防止迷途的路标公园,....。

大约不到两个小时,我们来到美加边境线。公路边有个方柱,侧面分别刻写着美国和加拿大。谁在此就算是字面意义上的跨国人了。大家都依次摆出跨国人的姿态留影纪念。然而就在这个边界线,美国和加拿大的边防海关却连个人影也瞧不见。原来是因为这块山头太寒冷,美加都把边境管理站都设在山下,距离真正边界线8英里以外的路边。

果然不到5分钟,我们到了加拿大边境管理站。巴士停下来,打开车门,登上两位加国警察,检查我们的护照,其中一位居然还穿的短袖制服。让我们这些全身套着冬装的人感到吃惊。王乔问短袖警官冷不冷,警官回答“冷吗?我觉得非常热”。引起大家一片笑声。警官例行完公事,我们的巴士继续北上,开在加拿大育空区的2号公路上。

在育空,我们到一个叫Caribou Crossing的小地方,停下来吃了顿BBQ快餐。周围是一个专供游人参观的动物养殖场,和旅游商店。往里走,有一个狗拉雪橇的养狗场。里面养了一大群哈斯基狗,用铁链拴在柱子上。哈斯基个个都像“白眼狼”,眼珠是白色的。还没到雪季,只能让这些狗拉带轮子的小车。一会儿,这些刚才还安静的狗开始变得躁动不安,大声狂吠,有的还相互撕咬。过一会儿,只见两架满载乘客的“雪橇”归来。见此情景,所有的狗都叫成一片。似乎在争抢拉下一趟“雪橇”的光荣任务。被选中的9只狗顺从地让主人套上绳索,一边兴奋地摇尾巴,一边急不可待地,挣扎往前冲。主人一声吆喝,哈斯基们奋勇向前,争先恐后,“雪橇”如离弦之箭冲出养狗场。那些落选的狗们则失望地仰天长嚎,似乎在抗议命运的不公。

巴士接着往北开。到头参观了一个印第安人的部落小村镇。然后就开始掉头往回开。回来的路上我们停留在“翡翠湖”, Bove 岛 和和一个号称世界最小沙漠的地方。翡翠湖得名于湖水的颜色—如色彩斑斓的翡翠。Bove 岛是一个湖心小岛,正值树叶变色季节,绿岛被秋叶抹上一道金黄的色彩,在湖水的衬托下格外美丽。小沙漠很奇特,和周围的青山绿水格格不入。导游讲其实这里以前是片湖水,大地构造运动抬高了湖底,湖底于是形成了现在这片小沙漠。这片沙漠与郁郁葱葱的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,踏上沙漠脚下松软的沙子感觉很舒服。女士们突然莫名的兴奋起来,走到沙漠中间欢呼跳跃,男士们拍照捕捉到了这一欢快的场面。

回来经过美国边界的时候,美方的管理人员和司机打个招呼就放行了,手续极其简单。边境线一边有条小瀑布,瀑布流下山脚分成两股小溪,一股流向南部美国国境,另一股则流进加拿大国土。大自然同时惠顾两国,一碗水端得很平。大家都在这独特的国界分水岭前拍照纪念。

回到Sagway市区,我们大家凑足小费交给Jennifer,女导游很感动,口称我们这些人是她所遇到最好的乘客。实际上她也是我们所遇到的一位好导游,一路讲解得很卖力。我们这趟玩得很开心。

回到船上人困马乏,洗个热水澡,去和大家一起吃晚餐。晚餐后,去歌舞厅跳舞。有位美国女孩教大家跳田纳西牛仔舞。我们跟着她学,随着乡村音乐的节奏跳了起来。不热衷跳舞的魏建本想溜走,却被女教练一把揪过去和她单练。几个回合后大家居然基本都踩在点上,一招一式整齐到位了。就差一人一顶大沿帽,一双牛仔靴,我们一定可以跳出西部民族风来。

舞会结束,一位牛仔打扮的男士让大家在舞池站成一圈,玩一个游戏:他在中间随意假装朝圈内一个人开枪,那人必须快速蹲下躲避,于此同时,那人身旁的两位则必须拔枪互射,先下手为强,后下手者牺牲出局。牛仔再随意地转身向下一个人开枪,如此循环重复。几轮下来,我们大家都壮烈“牺牲”,最后只剩下杨亚东和一个从加州来的男士幸存。后来从游轮简报上看到加州男士的介绍。该男乘坐王妃号游轮总共超过了过了两千小时,近3个月!,怪不得“枪法”那么纯熟呢。比赛结束,杨亚东和加州人都获得一瓶香槟酒作为奖励。

从舞厅出来,大家在酒吧桌前坐定,分享杨亚冬的战利品。闲聊间,我脑子里还在想着白天听Jennifer讲一件事情,她们昨夜一点多就在Bove湖附近看到了北极光。北极光一般只能在靠近北极圈的地方看的到。而现在这个地方能看到的可能性比较小,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可能。如果Jennifer她们根据网上的预测昨夜看到了,那么今夜,就在稍稍偏南不到十英里的地点,说不定还可以看到。太阳风和地球磁场两天之内不可能变化太多。再说我们这一路,天气这么好,运气这么好,连鲸鱼,灰熊,甚至难以见到的麦金利山,中秋海上明月,都看到了,说不定运气还会再一次照顾我们。谁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还会再来阿拉斯加,今晚也许是最后一次机会。

喝完香槟,我们在酒吧闲聊到半夜,酒吧几乎快没人了。我们来到船头甲板。走出船舱,寒冷的海风迎面扑来。我把防寒衣的头罩戴上仍然感觉到很冷。漆黑的海面什么也瞧不见,只能听见海浪拍击船身的声音。大部分天空被乌云遮住,只有地平线上方有一层亮光。这样的天气显然不是看极光的最佳时机。但我们还是有点不甘心。我建议再去船尾甲板上看看。因为游船现在是朝南开,而Jennifer昨夜是在北面的Bove湖附近看到的,所以我们应该在船尾朝北看才对。

甲板上冷风袭人,冻的我们个个缩着脖子把双手紧抱在胸前。魏建灵机一动,在船上的游泳池旁边搂来一摞浴巾给大家披上。我们本能地用一条浴巾把头包严,另一条裹在身上。浴巾是白底蓝条图案,几个大男人披着浴巾这幅打扮看上去肯定很怪诞,后面跟的几位女士笑成一片。这会儿什么也顾不上了,反正是半夜三更,甲板上除了我们几个“怪物” (女士们这么形容我们),没有别人能看见我们。

来到船尾甲板,我们抬头往北看。想先找到北斗星和北极星,定位。云缝里只能看见几个淡淡的星光,排成一列,姑且断定那就是北斗星的勺柄吧。北极星根本就无法确定。我打开三星手机里的个古歌星座地图软件,却因为没有戴眼镜而无法看见地图显示的小字。大方向应该没错。因为Jennifer昨夜在 1点钟看到了极光。于是大家站在寒风里坚守到了1点。北极光始终没有出现,太晚了,明天还得早起。我们只好悻然回舱。(后记:锦扬的同学一个礼拜后在同一艘船上,在几乎同样的地点,同是夜里1点,看到了极光。发来的极光照片让人羡慕不已。但他们那天夜里是满天星斗,没有乌云。)





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