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turday, September 6, 2014

美丽神奇的阿拉斯加 《之六》


9/6 晴转阴。大宫看错了时间,早晨6点钟就带头起床,于是我们比原计划早起了一个小时。昨夜好像下过雨,半夜似乎听到过雨点掉在车顶的声音。还好,早晨雨停了,树梢上方能看见金色的早霞。今天是RV上最后一顿早餐,我们要尽量地把剩下来的储备食品吃光。面条,鸡蛋,牛肉干,麦片粥,橙汁,牛奶,榨菜,老干妈辣酱,中西合璧,五味俱全,每人都吃了一大堆这样的大杂烩早餐。吃完早餐我们上路,沿着1号公路继续往南开。没多久,就听见坐在前面看路的李莉惊呼看见了麦金利山!


我们大家探头从车窗望外看去,公路边的大树挡住了视线什么也看不见。哈哈,李莉自己看花眼了吧,有人开玩笑说。绝对是麦金利,没有问题,我敢打赌!李莉肯定地回答。于是大家建议找个可以停车的地方下来看看。正好,前面有个观景点,路牌上写着 Denali Viewpoint  (Denali State Park). 大宫把车拐了进去,后面的RV跟进。车子还没停稳,大家一起看到了地平线上,座落在云端的一座雪山。麦金利!大家异口同声地欢呼。


停车场前有一个木栏杆围着的观景台。视野全方位开阔。栏边只有三四个人在那里用望远镜眺望。他们中间的一个人给我们了肯定的回答,没错,是麦金利。观景台还有一个地图,上面用文字和箭头清楚地标志着麦金利和周围群山的相对位置。没错,一点没错,眼前的的确确是我们这两天追寻的大山。我们第一个反应就是,哇!这怎么可能,我们在公园里面转了一天也没有看得到,昨晚还在下雨,而我们是在无望而返的路上,这座山居然奇迹般地出现了!运气太好了。众里寻他千百度, 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


从兴奋中镇静下来,我们开始欣赏这一北美最高山峰。麦金利并非我想象的那么陡峭,相反地她看上去厚重而雄伟,呈金字塔状。她远远地坐落在群山后面,屹立在群山之上,山上盖满着白雪,一道被朝霞映红的薄云,像是给她披上的红纱。周围的山麓相比之下显得矮小,黯然失色,几乎就像是佛像底盘的莲花座,衬托着玉佛般的麦金利山。多彩的朝霞为麦金利身上的白雪染抹上了一层绯红。按照远小近大的透视学原理,这个山峰似乎大的不成比例,因而给人一种非真实的,虚幻之感。从我们这个角度看上去,山峰左右对称比例协调,真像一座巨大的白色宫殿。这样的外观和造型,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巴黎的圣心教堂,新德里的泰姬陵。看台的左侧还有一片林山雾海。谷底的大雾把森林遮掩了一半,森林就像漂浮在白雾之上,好一幅张大千的山水画。

大家对此美景激动不已,纷纷举起相机拍照留念。我身边一位老人牵着一只黑狗,一边眺望一边喃喃地说,呀,这是最好的景色(Can't be better than this). 我问他这话怎讲?老人告诉我他就住在附近,多年来几乎天天早晨来这里遛狗。麦金山很少能像今天这样清楚,这样好看。这么说来,我们真是中了头彩!今天真得感谢大宫看错了表,让我们早起一个小时;感谢我们中间的教内人士为我们祈祷;更应该感谢李莉,如果她早晨在座位上像平时那样打个盹儿,麦金利山也许就永远只是我们的一个梦啦。
看到了麦金利让我们觉得很满足。离开观景台,我们继续匆匆赶路。还有两个小时我们必须赶到安卡内奇。从3号公路换到1号公路,大家都有点五岳归来不看山的样子,对车窗外时时闪现的风景都懒得再看一眼了。

到了安卡内奇。我们先去加油站给车子加满油,再去Wal-Mart把一些该退的剩余用品退掉。我们男士们抓紧时间清理车内,刷洗厨具,整理床铺,打理各自的行李。然后大家一起去还车。还车很顺利。估计别的客户不会像我们这样小心翼翼地开车,认真仔细地清理的,所以车检人员进车大概巡视一番,在车外描了两眼,就例行公事,签字认可了。过后,车行还是派那位接我们来的女司机把我们10人带行李拉到了机场。时间还早,我们大家在机场里面等待。这里可以上网,还可以给手机相机充电。漂泊的吉普赛式生活终于结束了,我们重返城市文明。

下午一点半,一家叫 BigBus 的公司有专车到机场接我们去游轮港口。晓明帮我们预定的这家公司比游轮专车便宜很多。车上也有导游。除了我们,这辆车上还有很多别的乘客,大家都是去坐游轮。大巴沿着1号公路南下。公路一边是海湾另一边是高山。这阿拉斯加怎么净是大山,地无三尺平,跟贵州似的。导游拉开了话匣子,让我们注意旁边会出现羚羊,驯鹿…. 我心想:对不起,除非出现恐龙,现在什么对我们都不稀罕啦,哈哈。然而,神奇的阿拉斯加似乎总是有没完没了的惊喜。一会儿,导游让我们注意海面,说他刚瞧见了一只beluga白鲸!据他讲,这条海湾常有白鲸出没,尤其是每年现在这个季节,三文鱼产卵季节,白鲸来这里要为冬季远游储存足够的脂肪和热量。说着说着,他手指海面,看!那里又来一只!乘客中有人发出惊叹,声称看见了。我的座位离窗太远,后来导游还指点了好几次,而我却始终没能够亲眼瞧见一只白鲸。白鲸肯定不如黑鲸好看,我按捺不住酸葡萄心理。

随着巴士前行,海湾越来越狭窄,对岸的山越来越清楚。海水却变得越来越浑浊,像是大雨过后河里的浑水,只是颜色呈浅灰色。导游解释说这就是冰川淤泥,其内容是冰川磨檫山岩产生的岩石粉末。这一代因为长期冰川淤泥沉积海水很浅。海水落潮的时候泥滩会露出水面。外地人不知深浅,常常有游客走进淤泥滩里陷进泥里难以拔脚,被突然而来的涨潮淹没。导演警告大家万万不可把冰川淤泥当作普通的沙滩。每一年都有人为此而丧生!这里的潮水涨落是有名的。时下正逢满月,应该可以看到一年中最大的潮水。导演看看手表,说可能再过二十分钟就可以等到了。苏轼说过八月十八潮,壮观天下无” ,今天正好就是阴历的八月多啊!我们只要在这里稍等二十分钟,就可以看到“钱塘江潮滚滚来”的壮观啦。不要多,只要二十分钟。“马儿啊,你慢些走呀慢些走,…..” 很可惜,司机不理解我们的心情,再说这辆车还有其他乘客。这已不再是我们自己的RV了,想停就停。好机会终于失之交臂。

我们要去的港口叫Whittier。导游高诉我们 这个港口 是二战时期为了备战而建的一个军港。港口选在这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里被高山环抱,不适宜建港,因而敌人也想不到这里会有军港。嗨,这都是什么逻辑。反正美国军费从来都是不花白不花。再说咱们以前也干过勒紧裤带钻地下刨防空洞的傻事,完全能够理解。这个军港建成后一直没甚用处,现在专供游轮在这里停泊。这个港口被周围大山包围只留下一道海湾出口。为了从陆地进港口,只好在山间打出一条两英里多长的隧洞,成为北美第二长隧洞。隧洞虽长,却很窄,只够单线单行。所以进出港的车辆必须排队等待隧道外换向绿灯才能通行。更要命的是,火车和汽车都共用这条隧洞。如果赶上几列对开的火车,我们恐怕得等好几个小时才能进洞。这交通管理肯定比飞机调度还难。我们的巴士赶巧碰上了进港绿灯,于是没有多等待就开进隧洞了。隧洞很长。开了好几分钟才看到出口的亮光。

游轮check in的地方排队的人很多,大家肯定都是急于上船吃巴菲,人群拥挤混乱。办完手续我们排队上船。我们所有的人都被安排在14楼同一层。这层楼还有一个很好听的意大利命子 Riviera. 每次电梯到14楼就会听到一句轻快的女声录音 “Riviera”。我们和大宫,王乔,魏建他们的的房间紧挨着。房间不大,收拾的干干净净的,很舒适。洗了个舒服的热水澡后,我们随大家去楼上大餐厅吃饭。餐桌上8家人陆续到齐了,这次我们阿拉斯加陆地观光的“陆军”和其他几位只坐游轮的“海军”(晓明-魏建,苏平-李文,建初-曰谊)会师。大家举杯庆祝,共进午餐。也巧,这8家16人年龄相差不多,经历也都很相似。虽然来自同一个城市,我们平时却难得聚在一起。今后船上这几天将是我们友情聚会的好时光。

饭后没过多久,船长发号令让大家去指定的船舱参加安全训练。这艘船总共有3千多乘客,1千多工作人员。比当年的泰坦尼克大的多。是一个20多层楼那么高的巨大浮动酒店。一个近300米长的庞然大物。然而船上各种服务组织的井然有序,船舱设计的也很合理,4千多人在上边生活走动不觉得受限制。安全训练很简单,和飞机上的安全讲解差不多。不像上一次去Carnival船上的安全演习那么复杂。安全训练结束,我们回房间等待自己的行李。等了三小时我们的小手提箱才被送进房间。早知如此,还不如自己随身提来了。又到晚饭时间了。刚吃完饭,不饿。这里下午的6点相当于亚特兰大夜里10点,我们现在等于吃夜宵。随便吃了点东西。完后去剧院看了一场表演。表演只有一场舞蹈,然后大部分时间是脱口秀。表演脱口秀的人说游轮客房的厕所如此之小,人在马桶上甚至可以边解手边刷牙,边解手边给服务生开门。洗浴间那么狭小,胖子在里面只须把肥皂涂在墙壁上然后转动身体就行了。哈哈,挺形象!看完表演,回房间睡觉。房间里的床比RV上的舒服多了,大船开的真稳,一点也不觉得摇晃。人躺在床上彻底放松,瞬间便堕入了梦中的阿拉斯加云海。
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